- 优质睡眠应有正常的睡眠结构
2013-03-10
-
睡眠质量不好很大程度上和深度睡眠不足有关,但是其他睡眠时期也有其特定的作用。
从假日亲友相聚的热闹氛围瞬间回到朝九晚五的生活,让不少人不仅在心理上出现抑郁情绪,而且在生理上也表现出很多问题,比如睡眠紊乱。当出现急性睡眠障碍时,人们往往会因为缺乏基本的睡眠常识而变得手足无措。渴望睡眠而又不能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希望寻求治疗而找不到合理的途径,依赖药物而又不能正确看待促进睡眠的药物--这些问题都使得良好的睡眠离我们越来越远,如何正确面对睡眠紊乱和失眠等睡眠问题正成为当代人的一堂必修课。
睡眠紊乱与失眠的区别:
不良睡眠习惯是导致睡眠紊乱的主因。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詹淑琴表示,睡眠紊乱是指睡眠卫生习惯不良导致生物钟出现节律紊乱的一种睡眠障碍,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往往会导致睡眠紊乱。比如经常跨时区出差倒时差的人,长期值夜班者等等。
医学上睡眠紊乱泛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的周期及睡眠连续性出现失调的一种睡眠障碍。
失眠是指在需要睡觉的时候无法入睡,自己主观上想睡但是客观上无法达到正常睡眠的一种状态,伴有白天困倦、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等不适症状。
睡眠质量标准
詹淑琴表示,判断睡眠质量如何可以参考以下标准:第一、入睡快,在10-20分钟左右入睡;第二、睡眠深,呼吸深长不易惊醒;第三、无起夜或很少起夜,无惊梦现象,醒后很快忘记梦境;第四、起床快,早晨起床后精神好;第五、白天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不困倦。
詹淑琴表示,人的睡眠是有节律的,一般是由浅睡眠期进入深睡眠期,再进入梦境睡眠期,如此反复几个周期直到清醒。正常人的睡眠过程中这些时期都是按比例出现,成为一个正常的睡眠结构。睡眠紊乱的人往往睡眠结构不好,睡眠比较浅而且容易醒。这样就剥夺了深度睡眠的时间,使得有效睡眠减少。
深度睡眠并非越多越好
我们的睡眠质量不好很大程度上和深度睡眠不足有关,但是其他睡眠时期也有其特定的作用。詹淑琴表示,人的睡眠过程中其他睡眠时期也有其特定的作用。睡眠不仅有恢复精力的作用,同时大脑也在进行其他工作。
比如梦境睡眠期可以起到巩固记忆的作用,而很多内分泌的调整都是在夜间进行的。深度睡眠并不是越多越好,小孩儿的深睡眠比成人多,但是深睡眠过多也会引起尿床等生理反应。
治疗失眠应该先进行病因治疗
在失眠的治疗过程中,找出病因,进行病因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如一过性失眠多由于环境因素改变或跨时差旅行造成,当因素去除或适应新环境后,睡眠可自行恢复正常;精神紧张和躯体疾病是短期失眠的主要原因,有些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如疼痛、咳嗽、尿频等干扰睡眠引起的失眠,当躯体疾病治愈后,失眠也多痊愈。
情绪调节对于失眠治疗非常重要
心理因素是导致失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在进行治疗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调整心理状态。
在众多失眠原因中,心理因素所占比例很大,如精神紧张、心情压抑、生气和愤怒都能引起失眠,反过来失眠又会影响人的心理。失眠会使人精力不足、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沉、使人急躁、紧张、易发脾气,长期慢性失眠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心态”,也就是抑郁状态。
而抑郁症患者90%伴有失眠,抑郁症患者失眠不一定会睡不着,较多表现为早醒,醒后难以再入睡。当抑郁症治愈后,失眠的症状也随之改善。所以失眠和抑郁是相互因果关系,因此对失眠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关注病人的情绪状态。
本文摘自:新京报